笔趣阁啦

笔趣阁啦>废后冷宫忙种田 > 第27章(第1页)

第27章(第1页)

我心下惶然,哪里还有心思跟他耍嘴皮子,更不意去品评他这一句的言外之意,作势要掀被子起身。

然而这一掀才意识到只穿了纱衣在身,忙扯过锦被裹身,那锦被一幅光滑如镜,轻轻一扯就从他身上掉落下来,我怔得全忘了动作。

夏沐烜嗤地一笑,扯了寝衣穿上:&ldo;罢了,不闹你了。&rdo;伸了个懒腰,目中有清亮的笑意:&ldo;明日是寒食节,会有好一番忙活,这两日都不用早朝。朕已命礼部准备祭祀事宜,明日你与朕同行。&rdo;

他寥寥几句,我躺在锦被里却是心内翻腾如滚。

不由得想起那几年在东陵时,确也见过几次鼎锣钟鸣、旌旗浩荡的旷世盛景,原来是寒食节祭祀的缘故。

然而那时候的我,哪里想到会有回宫这一天?

甚至还会旧地重临呢?

第二十七章

如此絮絮几句,一同梳洗用膳后去太后处请安。

太后这几日得陆毓庭日夜侍疾,已经能起身了。

彼时顾氏带了月篱,惠妃带了芷媛连同静妃早到了,正坐着陪太后说话。

太后气色甚佳,然而到底上了年纪,且病来如山倒,病去如抽丝,又是积年治下的老毛病,要根治也绝非一两日之事,亏得有陆毓庭这样的国手日夜看护。

太后见我跟夏沐烜一块到了,停了说话笑着朝我招了招手。

竹息跟锦秋傍在一旁,也是满面的笑容,可见太后这病确实好了许多。

我亦高兴,笑着迎上去:&ldo;母后气色好了许多。都是姑姑跟陆大人的功劳。&rdo;

竹息笑得一脸沉淡:&ldo;服侍太后是老奴的职责,比不得娘娘打理六宫辛苦,又时刻惦记着太后的病。&rdo;

锦秋笑着朝我福一福,我忙伸手扶她一把。

她喜滋滋道:&ldo;方才太后还在念叨呢,说咱们宫里头怎的一下子多了这许多太医,可唬了一跳。奴婢就说了,是皇后不放心,特特地让陆大人又从太医院挑了人来侍疾的,可不正是娘娘一片孝心么?太后听了欢喜得紧,正一个劲念叨着娘娘何时来请安呢。&rdo;

她说得得趣,众人皆笑,连夏沐烜都笑了:&ldo;这话朕听明白了。可见再聪明的人呢,也有好心办坏事的时候。&rdo;视线似笑非笑带过我,转而望向太后:&ldo;也是儿子不够周详,让母后受惊了。&rdo;

太后的笑容滋润且和煦,拉了我在她身边坐下,忍不住嗔怪:&ldo;哀家岂是赏罚不分之人?知道你们有孝心,日日早午晚遣了人来问安。你们不嫌麻烦,哀家都嫌人来人往没个安静。&rdo;

我顺手接过竹息奉来的一盏野参雪耳汤递到太后手边,不由得笑:&ldo;母后如今就嫌了咱们在跟前腻烦,往后小公主们出落得越发标志可人,岂不是越发嫌我们了?&rdo;

顾氏跟惠妃瞧了眼怀里的孩子,掩嘴而笑。底下侍候的一干人也不由得抿嘴笑了起来。

太后的笑声中气十足,伸一指向我:&ldo;听听,可不是顶顶厉害一张嘴么?竟连哀家也敢打趣。&rdo;

我亦笑:&ldo;呕您笑一笑而已。这汤当真炖得糯,必定是姑姑的手艺了。&rdo;

竹息赔笑,谦逊一句:&ldo;积年的老手艺了,也是太后念旧,不嫌弃奴婢手脚蠢笨,还愿意尝一口。&rdo;

太后心情极好,舀一勺尝了尝,满意地点了点头:&ldo;你这手艺是极好的,旁人做的哀家当真不爱吃。&rdo;抬头看夏沐烜:&ldo;祭祀的事都预备上了?&rdo;

&ldo;是。已经命礼部在打理。皇后会随朕同行。&rdo;

太后点头:&ldo;理当如此。&rdo;扫一眼竹息:&ldo;找个妥帖的给皇后讲习下祭祀的礼仪规制。&rdo;

竹息立马应是,太后转眼向我时已换了亲切神色,拉了我的手过去,殷切切道:&ldo;哀家总盼着皇后能早日珠胎暗结,如此也能了却哀家心头一桩大事了。&rdo;

我尴尬,却也不敢不应承。

如此絮絮几句,这才散了。

翌日一早,锦秋亲自领了人来给我梳头。

梳的是朝圣髻。髻前簪点翠金凤五尾步摇一支,那金凤通体盈翠,翠尾生动盎然,无一丝杂羽。金凤口衔东珠,垂下红若流霞的碎玉珠滴五缕,延至眉心,仿若一点美人痣,说不尽都是妩媚动人。两鬓各簪凤步摇一朵,金圈上饰金鈿十二枚,鈿心以鸽血红宝石作蕊,在那一色深青翟衣掩映下,越发显得整个人眉如春山浅黛,眼波眼若秋波宛转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