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样一盆珍品,掐了实在可惜,太后眼中也有了郁郁之色,倒不全是为了一朵花,而是牡丹非普通颜色,寻常妃嫔如何能往头上簪,便是戴衣襟上也断断不许。
皇帝依旧一言不发,瞧神色一点也看出喜怒。
太后沉沉道:&ldo;你是公主生母,平日里怎也不教她些规矩?这样胡言乱语,不像个样子。&rdo;
这话已经说得重了,顾氏目中已经盈了泪,抬头偷偷看向皇帝,皇帝捻着枚果仁在手心里,依旧不言一语。
太后座下,谁也不敢出头。
一殿的沉默,分外压抑,连孩子都变得战战兢兢起来,似乎是觉察出了满屋子的异常气氛。
我终是心生不忍,伸手朝那孩子招了招,道:&ldo;月儿过来。&rdo;
顾氏见有人帮衬于她,将手中那朵金灿灿的牡丹小心放在孩子手心里,然后将孩子朝我推了过来。
孩子到底小,如何肯离了生母,自然不愿意,这一推险些一个不稳摔过去。
我一个箭步过去,接住那小小软软的身子,摸了摸她的脸,一颗心跳得七上八下:&ldo;不怕不怕。&rdo;
说完将孩子抱起来,笑盈盈望向太后,&ldo;告诉母后,是这花好看,还是皇祖母好看?&rdo;
她本对我十分生疏,然而自小在宫中长大,也不是全无见识,见我朝她温温和和笑着,愣了愣,展颜欢快道:&ldo;皇祖母最好看。&rdo;
多大的孩子,就懂得加个&ldo;最&rdo;字了。
第十章
我莞尔一笑,望向太后,道:&ldo;母后方才还说儿臣嘴皮子利索,如今看来,儿臣是真真要甘拜下风的。&rdo;
说完笑着握了握孩子软软的小手,放她下地,温然道,&ldo;上你皇祖母那儿讨好处去罢。&rdo;
太后脸上已然都是笑意,面向皇帝道:&ldo;皇帝也听听,这是多厉害一张嘴。理都说去她那儿也就罢了,还成日里惦记着哀家这儿的好东西。&rdo;
皇帝笑道:&ldo;有母后疼爱,是孩子们的福分。&rdo;
彼时月篱已近榻前,正睁着一双欢欢喜喜的大眼睛望着太后跟皇帝,那样子分外可爱,连皇帝都忍不住摸了摸孩子的小脑袋,道:&ldo;往后再不许给你母妃惹麻烦。&rdo;
顾氏目中一湿,似有无尽感怀,碍着众人在场,不好表露,立马侧脸掩了去,皇帝倒仍旧是一副淡然然的模样。
那头竹息已经得了吩咐,拿了佛手来给两个孩子玩。
月篱窝在太后怀里,拿起佛手天真真冲我一笑,道:&ldo;母后也玩。&rdo;
我哑然失笑,太后也笑了,道:&ldo;嗯‐‐是个孝顺的,到底是咱们家的孩子,教得不错。&rdo;
说完觑一眼顾氏,对锦秋道,&ldo;扶修容坐下。&rdo;
顾氏一脸的受宠若惊,忙不迭谢恩。
太后神色淡淡扫众人一眼,道:&ldo;皇帝也不小了,哀家只盼着杨氏这一胎,能为我皇家延续香火才好。&rdo;
这话听着不无忧愁,皇帝淡淡付之一笑,不语。
座下众人神色各异,我只垂眸保持着得体的微笑。
半晌后,太后注目于我,和颜道:&ldo;皇后也该着紧些,快快让哀家抱上乖孙才好。&rdo;
突然间成了焦点,我倍感尴尬,可太后发话,也不能不应,只能低眉顺目道一声&ldo;是&rdo;,待太后满意地点了点头,气氛已有些冷场。
怎么能不冷场呢?
杨妃如今有孕,自然是众矢之的,可太后方才明里暗里对我的偏袒跟期许,也未必不让人吃味。
我自然不愿意如此,想了想,坦然笑道:&ldo;儿臣日前去普安寺祈福,顺道带了几串佛珠去佛前供奉,想着既然吃过香火,自然比旁的东西灵性通透。如今给各宫备上,母后还怕心愿达不成么?&rdo;
说完觑一眼,恭恭敬敬地将东西呈到太后榻前。
迦南佛珠香味陈旧,淡而不浓,百年不尽,方入殿来,已能闻到淡淡芬芳。太后禁不住赞道:&ldo;好香的东西。&rdo;
&ldo;母后喜欢就好。&rdo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