旧小区不宽敞的小路被堵得水泄不通,十来辆采访车停在路中间,人就站在空隙的地方,他们拿着相机录音笔、扛着摄影机,还有主持人手握话筒,好像把这里当成了演播厅,一派繁忙又井井有条的景象。
凌琳呆呆的看着这一切。
郭雪芳拉着她问,“你做了什么事?”
“我。。。我只是卖了一款手机软件,”她有点结巴的说。
媒体消息好灵通,昨天才敲定合同事宜,今天他们居然就找到她家来了。
被凌琳卖掉的软件,就是“顺风车”。
从去年四月上架到去年年底,“顺风车”的用户量在逐步稳定的增加,虽然增幅不比“车来了”,可它的用户遍布全国范围,在几个重点的大城市,都有司机和乘客使用这款软件。
在梁阳市,“顺风车”也占到一席之地,甚至已经有了与“车来了”平分秋色的趋势。
在软件上架之初,凌琳就坦白陶勋,她又开发了一款与打车相关的手机软件,在将来很可能会影响到公司业务。陶勋当时笑着表示没关系,还鼓励她继续努力。
但是这段时间,陶勋偶尔会在她面前叹气,也会旁敲侧击的问她,“顺风车”的效益如何。凌琳明白,他心里对她的做法有了微词,碍于情面,不好直说。
她想到这两年来陶勋对她的支持与帮助,特别是在周老师这件事上,他不留余力的出人出力,她十分感激,可她却在另一边间接挖他墙脚,心里就觉得很过意不去,
于是她萌生了卖掉软件的想法。
她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关仰天,没想到关仰天说,
“这款软件已经到了瓶颈,你早该卖掉了。”
他扔给她一本营销管理学的书,让她翻到其中一页,书上写着:一个点子,没有大型创投公司注资,没有成规模的地面推广,没有恰当的宣传造势。那么,点子只会鼓噪一时,不可能成大气候。
她这才恍然大悟,真正的事业不是她一头热的往前撞就能成功的。
可是就算她想卖掉软件,上哪儿去找买家呢?
为她牵线搭桥的是周璟。
一月份,周璟飞往美国波士顿,正式成为一名麻省理工的学生。他早前在此交流过一年,与几个教授比较相熟,其中有一名叫史蒂芬赫茨的教授,正着手做一个互联网手持软件项目,他问周璟是否有相关的好点子。
周璟顺手就把自己手机里凌琳的软件给这位教授看了,史蒂芬教授十分感兴趣,不仅在课堂上推荐给自己的学生,还推荐给了generalmagic公司的创始人,他的大学同学谢菲尔德波拉特。
作为一名成功的商人,谢菲尔德犀利的发现其中隐藏的商业价值,当即召开公司高层大会,提议注资这款手机软件。
但一位高层提出,目前软件使用者集中在中国,不是他们公司的核心业务区,短时间内不一定盈利,他提议直接收购软件,再投放在北美市场。
中肯的建议,谢菲尔德也赞同,于是会议全票通过了这个决定。
接下来ralmagic国际投资业务部的部长安迪阿特金森亲自来到中国,先在几个大城市用两周的时间实地调研了“顺风车”的使用情况和用户体验感,有了详细结论后再写成报告汇报给总部,得到谢菲尔德的点头后,他们才真正去联系凌琳。
当凌琳接到安迪的随行翻译的电话时,她整个人都是懵的。
“我们打算购买您这款中文名为‘顺风车’的软件,不知您是否有意出卖?”
“我能先考虑一下吗?”
“当然可以,如果您有确切的答复了,请打这个电话,”翻译把电话号码报给凌琳,还告诉了她,他们住在哪家酒店,具体到房间号,显得十分有诚意。